在省农机工业协会六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原江苏省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李全林
同志们:
今天,省农机工业协会在这里召开六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首先我向科技奖获奖单位、智能农机制造示范单位和即将产生的新一届理事会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农业装备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农业装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十三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带动下,江苏农机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86%,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目标。江苏农机化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得益于江苏农机装备产业发挥了的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是与农机装备产业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构画了未来五年和2035年的发展蓝图,“十四五”我省将进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将前所未有。农业装备将由传统装备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转变,农机化发展将由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向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转变。面对两个转变,我省农机装备产业既有很多发展机遇,也面临很多挑战。
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紧紧围绕我省八个千亿元级农业产业做好装备的配套跟进
为了加强我省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提质增效,2018年省农业农村厅提出要重点打造8个千亿元级特色产业,包括优质稻米、绿色蔬菜、规模畜禽、现代种业、林木种苗、特色水产、休闲农业和农业电商等,如何促进这8个千亿元级产业提质增效,离不开现代化的装备支撑,围绕这8个千亿元级产业农机装备产业蕴含很多商机。希望我省农机装备产业有关企业,要紧紧跟进各地农业产业发展的不同需求,按照“填空、补短、提升”的要求,为8个千亿元级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现代农业装备。
二、加大科技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的装备需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都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科技进步的灵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十三五”江苏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积极成 效,一些共性关键技术取得新的突破,农机装备国内自给率进一步提高。但产品技术水平发展还不平衡,总体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一些农业生产环节,特别是设施农业、果菜茶等产业,滞留的农业用工还比较多,劳动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解放,有些生产环节无机可用或无好机可用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希望全省农机装备产业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创新的投入,跟上我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为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作出积极贡献。
三、加强产学研用推上下游间的协调配合,建设现代化农机产业链
农业装备从科研、生产、销售到推广应用,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各端必须相互协调,相互贯通,要按照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打通堵点,做好强链补链的工作,科研和生产部门要加强研发生产农业急需农民急用的农机装备,善于捕捉需求商机;推广运用部门要善于发现农机使用中的存在问题,及时向科研生产单位提出新的需求;产品销售部门要加大售后服务,主动方便农民,及时处理用户投诉,确保不误农时。只有上下游融合发展,才能全面提高产业链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四、认真贯彻江苏省农机装备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行动有目标,发展有方向。江苏农机装备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全省今后五年的发展明确了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方向和要采取的措施,规划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全面体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精神,具有较强的行业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全省农机装备产业要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细分目标任务,抓紧落实,为实现江苏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五、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服务功能,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
省农机工业协会成立已经30年了,特别是第五届理事会在徐顺年同志带领下,积极开拓,努力创新,在加强行业调查研究、反映企业心声、搭建行业创新平台、积极为企业争取项目和政策以及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希望新一届理事会要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协会秘书处的工作,加强行业自律,共同搭建好这个行业平台,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江苏农机化事业发挥更大的光和热。
最后,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